清朝:丢失外蒙古的可不是我,别什么脏水都往我身上泼
外蒙古是怎么丢失的?可能一些不了解历史的朋友会将这口黑锅扣到清王朝的头上,但是这口锅清朝真是不背。外蒙古的事实独立发生在民国时期,等到真的独立的时候都到了1945年了。在1945年2月份的雅尔塔会议上,罗斯福为了换取斯大林出兵东北的保证,用承认外蒙古独立来交
外蒙古是怎么丢失的?可能一些不了解历史的朋友会将这口黑锅扣到清王朝的头上,但是这口锅清朝真是不背。外蒙古的事实独立发生在民国时期,等到真的独立的时候都到了1945年了。在1945年2月份的雅尔塔会议上,罗斯福为了换取斯大林出兵东北的保证,用承认外蒙古独立来交
对于外蒙古什么时候真正脱离中国,民间一直都有争论,一些人说清朝即将灭亡的时候,外蒙古宣布独立的时候,就已经算独立了,对于持这种观点的人,我是不认可的,为什么呢?我们来细细的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。
民国北洋时期有大小徐,两个都不是凡人,今天我们单说小徐,小徐徐树铮,是段祺瑞的第一号谋士和干将,位列段门四大天王之首。
当聊起中国历史时,蒙古是不可绕开的关键内容。昔日在欧亚大陆叱咤风云的大蒙古国,究竟为何最后分裂成了内蒙古和外蒙古呢?其背后存在着将近400年的复杂历史纷争,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挖掘这段被尘封的过往。
自1945年外蒙古在法理意义上真正独立以来,与中国的关系始终若即若离。外蒙人对中国长期抱有提防甚至仇视的态度,是什么原因让两个本应友好相处的邻国产生如此深的隔阂呢?让我们回顾历史,梳理中蒙之间那些复杂交织的恩怨纠葛。
这位大清帝国最后的顶梁柱,刚在《辛丑条约》上签下名字,此刻却用尽最后力气,对床边侄子李经述挤出句遗言:"俄……必为……中国患……"。
晚清时期,长城以南的汉族人口激增,那些没有土地的人们,为谋求一线生机,便迁徙到长城以北的内蒙古旗地开荒。
2004年《成吉思汗》电视剧突然火爆,简直没人没看过,说起来真是绕不过去的现象。用镜头把成吉思汗的一生摆到眼前,从婴儿时代到最后倒在六盘山,人和事都掰扯得清清楚楚。蒙古人的历史,这一回真让观众有点摸着门道了?成吉思汗的故事,似乎一下成了广场大妈聊八卦都会捎带一
前几天看新闻,蒙古国总统访华,我突然想起一个有趣的问题:蒙古国作为蒙古族的"祖国",人口居然还没有中国内蒙古的蒙古族多。
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,疆域的起伏变化就像潮水一样,有涨有落,留下了不少让人感慨的故事。有些地方曾经是我们的一部分,可到了国家危难的时候,它们却趁机独立,走了自己的路。
1945年8月14日深夜,重庆黄山官邸的灯光刺破浓雾。蒋介石在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》上签字时,钢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,仿佛割裂了蒙古高原千年未变的苍穹。外蒙古独立公投以97.8%的赞成率通过,这个数字如同锋利的马刀,将曾经完整的蒙古文化圈劈成两半。
有人说成吉思汗的灵墓在天水,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,但你是否愿意仔细分析一番?说到这里,恐怕很多专家要拍案而起了,甚至会愤怒地反驳。毕竟,众所周知,根据历史记载,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在征讨西夏的途中驾崩的,而且地点就在六盘山下的天水清水县。然而,时至今日,八百多年过
或因战争,或因政治变迁,独立成为了新的国家——蒙古国、越南、塔吉克斯坦、哈萨克斯坦和图瓦共和国。